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突破口 着力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已被广大的教师普遍采用。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导致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毫无实效性可言。如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考

一、深刻把握实施合作学习的重大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目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现实问题是学生人数太多,当教师既要照顾大多数,又要发展“两头”,既要进行集体教学,又要面对个别辅导需求的时候,我们能够尝试和变革的首先是我们的学习组织形式,解决的思路是让有差异的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中得到共同的积极发展。而合作学习的多向交往,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教学效率才能全面提高。
二、当前小学数学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确实让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了,课堂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效率低下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我们通常看到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议论"的层面上。有的老师抛出一句“你们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们便开始热热闹闹的大讨论,具体在讨论什么内容,老师并不十分清楚。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搞清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及特点,没有意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是无法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真正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
2、教师只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学习。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或是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缺乏挑战性,涵盖面小,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较大的探讨价值,只能流于形式;或是没有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缺少自主探索;或是在合作学习中,过于强调少数组织者的"说",而忽视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听"和"做"。还有,有的教师只重"合作学习",轻视"自主学习"。如果没有个体自主学习这一前提,那么合作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教师随意分组,没有科学搭配小组成员。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往往只是按座就近组合或自由组合,没有对合作小组进行合理构建。特别在一些公开课的合作学习中,小组经常临时凑合而成,缺乏必要的磨合。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也就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由于违背了小组合作的组建原则,阻碍了合作的和谐进行,学习效果自然大受影响。
4、教师缺乏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没有走出侧重甄别的误区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合作学习后的评价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小组间的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
三、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有效策略的思考
1、教师要加强学习,真正把握合作学习的科学内涵。
分析当下合作学习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加强对有关合作学习理论、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及操作方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
2、教师要掌握技能,科学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
建立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教师要加强引导,确保合作学习有序开展。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并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要注重及时评价,有效巩固合作学习成果。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要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才能达到全面、客观。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班额环境下对小学数学课“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批准号:GS[2011]GHB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