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目的是让学生登上课堂教学舞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舞台的主角。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动机 探索
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本次课改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也非常清楚,既有利于科学地调控学生的参与面,又有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进而以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下面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在教学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 则和公式等。这样, 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习积极 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 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学生只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多展示教学非凡的魅力;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动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与学习的动机,为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小学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5”、“50”、“500”,问谁能在每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并用“=”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500比50和5大,怎么能用“=”连接?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可用5元=50角=500分、5米=50公分=500厘米……后,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用“=”连接起来?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这时揭示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创设这样问题情境,行成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的动机。又如,新“7”的认识,教师结合人体自身实际,以“我们人头多有7个孔,大家想知道这7个孔吗?”的设问。然后引导学生认一认,数一数,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对它是那么的熟悉。

  1. 了解目标,明晰探索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目确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导性。例如:教“圆锥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提出疑难,经过加工、组合、提炼,形成教学目标:认识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总之,在上课伊始,通过适当方式明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反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方向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1. 重视操作,增强探究的时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多地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名字活动中不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样即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而展开,又能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例如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通过动手操作,则就比较容易接受。如,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根据题意,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可用1/2×1/5计算,如何计算?教师让学生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折出1/2,表示1/2公顷,然后再折出它的1/5,由此得出1/2公顷的1/5是1/10(公顷),用同样的操作活动不仅步骤清楚,要求明确,而且能使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变成学生可接受的形式。

  1. 小组讨论,扩展探索的渠道。

讨论能集思广益,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讨论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多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有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为学生提供讨论材料,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展开争论。教师在学生展开讨论中,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必要的帮助。如:教学《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一个圆的地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与地面直径相等,这个圆的侧面积是多少?”(1)12.56×12.56(2)12.56×(12.56÷3.14)。有的同学选①,有的同学选②,我不急于表态,而是肯定积极思维感想敢说的精神,然后要他们展开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理由。通过争论,使大家统一认识,算式①是错的,误把12.56公分当圆柱的高。接着我将错就错,要求学生按错解的意思变述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浪花向更深一层推动。学生通过讨论,争议终于编出符合式①的应用题。有的同学说,把“高与地面的直径相等”改成“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同学们议论纷纷,思维活跃,思考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教学课堂数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防守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致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