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 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高中历史涉及的知识广泛,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本文就当前新课改全面铺开和深化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创设、实施效果及一些注意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情境 历史教学
教学情境,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其最大的特点是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情境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其认知过程,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
随着2012年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深入,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
一、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
(一)创设语言情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文化知识的工具。运用语言进行情境教学,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学生掌握历史首先从感知知识开始,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头脑中勾画历史表象的过程。然而我们现行历史教科书非常抽象,系统,具体而微的有历史发展情节的文字较少,学生的思维只是局限在书本这些“死的”“冷冰冰”的文字上,无法将自己思想扩散,能力更不能得到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动真情,说真话,讲真理,做真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能达到学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启迪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学习“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时,我给学生讲述一个特定的真实历史情境:“当杨靖宇英勇捐躯后,日军很疑惑他究竟在重重包围之中如何生存?经解剖,日本军医发现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日本军医不由得大为感慨,在场的日军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之人!”此时,课堂上满座皆惊,一片沉思……学生们对烈士的崇敬之心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情境的意义所在。在教师激昂语言的讲述引领下,将情感教育巧妙地纳入了知识教学,融思想性于形象教学,使得学生在心理震撼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汲取思想营养。
(二)创设物具情境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历史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教学情境的资源,更要能够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创设物具教学情境。所谓历史教学物具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文物及历史遗留品,如古钱币、古器皿等;还包括文物的仿制品如兵马俑高仿品,历史人物或景物模型等。教师适当地引领学生创设、展示历史物具情境,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其情境去探索新事物,提出新观点。
例如,我在执教《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课题前,就激励同学根据学习需要,个人亲自尝试创设物具情境,培养其历史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当堂知识讲述前,让一位喜欢收藏文物的同学展示其藏品---一套中国古钱币,结合书本知识分阶段介绍这套钱币的历史价值,及其相关的产生、流通、演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此举立刻引发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经济状况展开热烈的讨论。同学们讨论总结后,我先对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质疑和求证精神进行肯定和鼓励,然后结合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和同学们探讨通过文物透视当时的社会经济及其他状况的历史研究法。课后,同学中更是出现了一股的文化怀旧收藏热。
(三)创设影视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与设施的运用,是历史学科现代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使历史教学从“静态”向“动态”发展。而“动态”教学更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掌握获得更多的知识,又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例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内容时,我配套播放了影像资料《我的1919》、《建党伟业》、《建国伟业》等片段,又用音频播放谢霆锋的歌曲《黄种人》,同时用幻灯片打出“黄种人”的歌词,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齐声高歌,使本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历史知识,更使学生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影视情境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收集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及相关的视频、音频等,为再一次创设影视教学情境提供资料准备。
(四)创设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创设问题情景”。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启发式”的最佳学习状态。
在学习“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时候,我展示了两段材料:一是爱因斯坦在1927年为纪念牛顿逝世20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说:“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二是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对牛顿的评价:“艾萨克牛顿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 ……他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激烈的争吵纠纷中度过。在这两次争吵期间,牛顿已经离开剑桥和学术。……他得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肥缺,……施展他那狡狯和刻薄的能耐。”学生看了材料后,顿时议论纷纷:两位天才科学家为什么对另一位天才科学家的评价差异如此之大?牛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这个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展开,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目标要求,又学会了分角度换位思考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的活跃气氛中培养了集体合作的荣誉感。
(五)模拟角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
例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节教学过程中,“君权和相权”这一目内容既非常关键,知识点又纷繁复杂,学生很难掌握和理清其中的演变过程。我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课堂中准备了补充史料和图片,让同学分角色排演一出当下热播的时空穿越剧----《宫锁君臣》,把君权和相权的演变过程通过剧情呈现出来。该剧我设计了五组角色:汉高祖与王陵,唐太宗与魏征,宋太祖与范质,明神宗和张居正,乾隆帝与和珅。并把全班同学分五组各自代表角色组,组内合作交流学习,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按历史情节适当雕琢所承担角色的对白和举措,最后每组选出三名代表当场发言表演(一名旁白两名主演)。排演后,同学们对各角色感悟体验十分深刻,并得出结论:大臣面圣的礼仪从“坐”, 到“站”, 再到“跪”,直到清代自称奴才,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逐渐加强。课后许多同学更是积极查阅网络和相关资料,密切关注国家的政府职能和效能建设,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特定情境作用下深入角色,切身、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整个排演过程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砺炼,潜能得到了释放,更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
(六)创设比较情境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关键点。比较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把同时期发生在不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比较。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比较情境,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这一内容时,我就创设比较情境,通过对“1871年普法战争的国际背景(横向分析)和国际影响(纵向分析)”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1871年德国确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1875年法国确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原因,即两国的基本国情(内因)和战争结局(外因)有巨大的差异,从而得出“从共性和个性分析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联系”这样的历史认识。 接着我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如果1871年普法战争结局相反,欧洲国际格局会如何演变?(横向分析)”“若当时(1875年)法国的保守派得势,法国局势会如何变化?(纵向分析)”等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经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上升对历史问题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深层次认识。
通过创设比较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升了分析综合能力。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效果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境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情境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从而感悟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自我的学习责任感。如在《君主专制的加强和演进》教学中,要求学生模拟君权和相权相关演变的具体历史场景。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史料,整理归纳,合理阐发,塑造角色,现场表演。通过活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综合归纳,口头表达,即兴表演等各项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充分发动同学实施古钱币“鉴宝”教学后,学生中出现了一股收藏文物的小高潮,并促动同学收集、珍藏、研究历史题材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历史情境教学真正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新课程要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人文的教育文化的重建。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体现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创设影视教学情境介绍重大历史事件,创设语言教学情境展示历史人物感人事迹等活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寻找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4、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得以开发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应当是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研究“大师评论大师-论牛顿”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同时促使学生不断去拓宽发散思维,去获得创新成果。
三、历史情境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必须根据《2012年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对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主题相关,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既要按照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明确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某个具体环节。而且情境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2、不为情境而情境
在历史情境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龄阶段来确定情境教学,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境。如,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具体,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一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分心;而高三年级学生已形成抽象概念,多考虑一些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题材来创设情境,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情境里,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学生的激励者、合作者,而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新知的探索者。教师要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平等友好交流,师生愉快地投入到研究中,投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4、总结和反馈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小结。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结束的小结中,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梯度,承前启后,有连续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