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江苏积极警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江苏积极警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积极警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环境变化的以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引领的一种警务模式,也是一种主动型、服务型的警务模式。通过对江苏省积极警务模式开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调查,警力下沉、信息化警务、“四做”警务发展以及“警民恳谈”等创新工作模式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积极警务 综合治理 理论和实践

为了解江苏省积极警务模式的理念和实际运行情况,笔者通过查找文献、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南京、苏州和徐州三个市积极警务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
一、积极警务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以人为本
积极警务要求公安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中蕴含了以民为本和以警为本。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满意度为导向,让公安工作达到时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标准,真正体现尊重民意、服务民生的理念。以警为本,则是以发挥民警积极性和创意为主张的理念。警察职业化体现的是形象资源、警察专业化关注的是制度资源、警察现代化凸显的是装备资源、警察社会化强调的是关系资源。以警为本开辟了警察人力资源的新途径,实现了警力的无增长改善和内涵式发展。
(二)新时代的警察文化
第一,积极警务通过对于警察精神文化进行积极的创新,从而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塑造公安民警的价值观,促进了公安民警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第二,积极警务对以往警务实践中所应用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实时检验,大大推动了新时期警务制度的规范性建设,形成了新时代的制度文化。第三,对民警日常行为、言谈举止等形象的塑造,创造了使社区民警的服务更加优质高效,让群众感受宾至如归的温暖的行为文化。
(三)新时代的公安精神
第一,积极警务要求公安必须及时、真实、正确的反应尤其是基层一线警务的所急所需、基层民警的所思所想,以及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第二,积极警务要求公安紧紧围绕约束公安工作开展中体制性、机制性瓶颈问题开展创意。第三,积极警务要求公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愿吃苦,乐于奉献。总之,积极警务展现着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进取精神,敬岗爱业、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
积极警务始终以政治和社会责任为使命,秉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警察应有的素养,也是积极警务的价值基础]。
二、积极警务的主要特点
(一)主动性
积极警务要求公安机关改变以往的报案——接警——处警行为模式,形成警民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在警力配置上,将大量警力投入到基层,服务于民生,同时也解决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在综合治理方面,建立社区警务模式和以防控为主、主动介入的工作机制,形成警民协作管理的局面;在决策、执行方面,主动快速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主动型警务实现了公安民警从以前的被动处警向积极处警的转变。
(二)服务性
积极警务要求公安强化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将权力应用在人民利益的保障和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上,把民众当成顾客,以顾客导向为原则,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实现公安机关向服务中心主义的转变。此外,积极警务要求对民众需求进行评估,制定、颁布和实施服务标准和申请处理标准,并且建立以公众评价为主导的警务绩效评价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三)创意性
积极警务要求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信息社会,组织保持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只有确保组织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以新思路解决警务难题,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权力信息学”告诉我们运用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已成为权力的重要内容指向和基本运行方式,只有完善信息的研判和对策机制,才能优化警务机制和革新警务手段,实现警察人力资源开发。

  • 江苏省积极警务实践

(一)警力下沉
南京市下关区警方实行“1+2+4+X”的巡防网格模式,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和防控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了巡防机制建设.这种模式让南京警方不断进行警力下沉,给社区民警减负,全面地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服务,不给社区留下治安隐患和平安盲点。
此外,近年来,南京警方还先后推出“危管进社区”、“小电铃”商户联防、“红袖标”邻里守望以及社区110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办事效率。在社区警务室里设立专门的调解室,让当事人双方的问题在社区里得到解决,突出了社区的效能,同时也体现了社区的情感功能。社区民警马兴贵说:“很多时候矛盾双方的情绪都很激动,等我们到了现场,他们一看是熟人,气氛就不那么紧绷了。”
南京警力下沉从基础上解决问题,防止事态扩大,也切实保护了人民利益,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增强警民之间的信任度。
(二)警务信息化
江苏警方以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为突破口,注重提高决策的整体效益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掌握治安控制的主动权,从而实现打防控一体化。
徐州市构建以街面、社区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等六张网络为支撑的社会治安“大巡防”格局,并且实行“包片、包段、包点、定时、定岗、定人、定则”责任制,在时空和区域上,实现巡防全覆盖,逐渐完善了组织保障,提升了打击能力,并且使得防范网络日趋严密、阵地控制坚实牢固以及运作机制科学健全]。
南京市警方则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健全了四级网上警务体系,有效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市民只需轻点鼠标,很多问题就能在“网上公安局”得到圆满解决。
(三)警务组织改善
“四做”警务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三项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在优化机关工作中,本着“机构职务不变、功能资源整合”的原则,整合功能相近的部门,精简市局机关内设部门。城市分局机关由16个科室精简为“两室三队”,既合理配置了警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做强专业队工作中,建立整体化、集约化、一体化的情报研判机制,构建综合研判、专业研判、错位研判和深度研判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多侦联动机制,形成侦查工作合力,显著提升了办案的效能。
在做实派出所、做精社区警务工作中,积极鼓励社区民警进居委班子,大力整合司法、工商、城管等部门和各类综治力量,形成了人口联管、问题联治、矛盾联调、治安联防的平安建设合力,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
(四)警民恳谈
苏州市社区民警于每月9号即“警民恳谈日”无一例外地在社区、街头、和网络上向群众汇报工作、进行防范宣传、听取民意和解决百姓难题。苏州公安明确警民恳谈的三项“规定动作”:反馈群众意见办理情况、通报治安形势和互动交流。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尽量做到当场答复、马上整改;对需要提交上级单位或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逐级网上流转并及时告知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通过“警民恳谈网上工作平台”,相关流转步骤和办理时限均实时公布,办理不力的环节和部门,将会受到督察部门的问责。
四、江苏积极警务实践的效果评估
积极警务创新理念提出之后,江苏省各地掀起了警务模式改革的热潮,在实践与创新中推进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防控能力分层化
积极警务推行以来,民警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领导到民警,都改变了以往被动工作的局面。中层领导层面,主要针对上级工作部署,为了提高执行力,开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工作方法。基层民警层面,主要是能动地破解各类战术问题。正是这种战术性创意,提高了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能力。
(二)民警个人成就感提升
积极警务管理上需要“以警为本”,调动民警全身心投入警务工作,以实现警务工作的最终目标。传统警务中,基层民警普遍面临着工作生活压力大、升职上的“天花板”以及领导管理中的“冷硬横”问题,这些都导致警察的个人成就感低下,使得民警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积极警务创造了能够调动警察工作热情的警务机制,更加关注民警的工作表现和情感,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警务保障机制,让民警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工作满足感。
在苏州1.2万名警察中,每天有80%的民警点击“创意警务之窗”,有约50%的民警主动发帖或跟帖互动。由此可见,积极警务的确提升了民警的工作满足感和工作热情。
(三)警力资源有效开发
第一,江苏公安“四做”警务发展战略的落实,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提高了警员素质以及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和领导能力,大大减少了内部的无效警力和负效警力,让警力真正做到下沉。另一方面,机关内部职能整合改善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状,打破了“大而全”的固有模式,形成了高效运转的整体合力,避免了由机构设置和警务运行机制不合理造成的警力资源浪费。
第二,建设学习型公安组织,通过座谈会、读书会、讲座等形式,以及为民警提供“创意警务之窗”等团队学习、发挥集体智慧的平台,推动理念更新和知识更新,大大激发民警的学习兴趣,增强民警的了创新能力。高水平民警素质、良好的创新氛围、科技的投入加上健全的激励机制完善了积极警务的保障机制,使警务摆脱了形式单一、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了由警察素质不高和保障机制缺失带来的警力资源浪费。
五、江苏积极警务实践改善之设想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是积极警务的主要特点之一,而创新的源泉来自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创新型人才是积极警务必需的人力资源基础,是积极警务的主体。
首先,民警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对民警的诉求不断提高,认为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民警,才能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为他们营造一个完全安宁的社会环境。公民的这种诉求对民警的能力无疑是一个挑战,因此,新时代的公安人才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使得自身的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公民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公安民警不断想出新创意、积极开展警务工作的基础。
其次,注重新警的培养。年轻警察的创造力、认知以及领悟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容小觑,是未来积极警务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给新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自我展现的平台,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才智,为积极警务中的再创新打下牢靠的基础。
(二)健全激励机制
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是积极警务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想长时间保持警队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就需要把奖励激励机制作为积极警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据调查,“在美国500强”中90%的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这种将员工的受益与其对企业的股权投资相结合起来的做法,具有明显的激励功效。同理,在警务实践中,只有将警员的成绩视情况按照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评比,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将警员的业绩、成果与表彰乃至立功、晋升等直接挂钩,通过设置专项奖金、提高级别待遇等措施来奖励警队人才,才能大大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整个警队的战斗力,实现积极警务的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涉警舆情应对机制
警察或公安机关作为一种公权力,涉警舆情必将成为关注热点。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涉警舆情,警民关系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完善涉警舆情应对机制除了建立重大警情发布机制和定期警情发布机制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消除涉警负面报道造成的不良影响。
涉警负面报道中既有揭发事实真相的批评、建议性报道,也有蓄意编造的虚假、攻击性报道。如果及时处置,方法得当,就可以转危为安,避免信任危机的发生。在遇到涉警负面报到时,公安机关应该派专门的发言人说明事实真相,公布涉警事件的起因、经过、性质和处置措施等,敢于暴露经对内部出现的问题,给公众一个公正严明的印象,力争将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发言人应该明确界定涉警事件的性质,把握好新闻发布的内容、节奏和技巧,重新获得公众的信赖。

[项目简介] 2012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项目《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江苏省“积极警务”模式为研究中心》(XYX201239)(王川、窦蓉蓉、张文、徐鸣晨等参与课题调查,指导老师:贡太雷);2013河北省法学会重点课题项目《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机制研究》(2013DF005)阶段成果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