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如何落实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三维目标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如何落实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三维目标

摘要: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而进行,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和谐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
关键词:化学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标。其要素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是教师实施一切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那么,如何落实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三维目标呢?
一、什么是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我们把它叫“两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程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指基础知识,还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知识与能力”是我们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化学“知识与能力”来进行。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 过程与方法。
是相对过去较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较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提出来的。“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对学与教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等等。为此,化学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放在学生在探研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取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上,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相对传统化学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它是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程,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为此,化学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
二、新课改下初中化学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
1、参考教学用书,结合学生实情,制定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参考书是供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查阅参考的书,一般由一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编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时,要将自己初定的、认为有效三维目标与教参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哪些比教参中定得更科学,哪些没教参中考虑周全,然后吸取教参中的精华,在细读参考教学用书初定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与初定哪些教学目标有差距,哪些同学哪些目标容易达成,哪些同学对知识点感兴趣等等问题,选择有效教学目标,最后制定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三维目标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我们在确定三维目标时,可以将它们分开,也可以进行有机整合,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知识与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绝不是不要或削弱基础知识,更不是反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发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之上,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有缺陷,必定会影响人的发展。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尚未成功,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重视,改变观念,对知识进行筛选,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它们可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发展。其次,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联系生活、技术和社会(STS),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要过度指导,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学习空间,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实现其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 过程与方法的实施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处于“经验型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期,因而《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创设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使部分难度较大的探究变成几个回合的问题探索、研究并解决的过程,从而使课堂活动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3、由“体验(体会)”到“领悟(内化)”,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人对亲身经历过的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又叫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有体验(体会)、领悟(内化)两个层次结构,教师在落实该目标时指导学生不仅要亲身体验由经历的科学、生活事实所产生的情感,以及由情感体验带来的态度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对获得的情感、态度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提高,并逐步形成积极科学的价值观,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