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摘要:高中数学本身较为抽象和枯燥,如果教师仍旧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法,那么无疑会增强教学的难度。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情境的创设。而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因此借助于问题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很多,笔者在些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生动有趣的材料总是吸引人的,特别是学困生,趣味十足的数学问题可引导他们对问题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他们对信息的储存和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一节,我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故事引入:有8位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因8个座位有先后顺序,他们谦让很久没有入座,此时饭店老板提议:“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座法,等到所有座法坐过之后再来吃饭时,本店永远免费请客。”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这八位学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享受“免费吃饭”大家利用乘法原理计算一下看看。“有这等好事儿!要是我碰上多好呀”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进入角色。可是计算结果令他们很惊讶,约需100多年。生活中一件小事情,出人意料的答案,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位置排列与数学之间关系既产生了初步感性认识,浓厚的兴趣,也为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就应积极创造问题情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使学生感到神秘、疑惑,以此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当问题解决,陷阱破除,获得戎功时,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是比较多的。如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可问学生,是否存在“即奇又偶”的函数呢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后可问:“是否存在既是等比,又是等差的数列呢”
再如:用一张报纸对折30次,请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学生们估计厚度至多不会超过几米。我却暗示可能比我们这幢教学楼高。于是师生一起来探求。
设一张纸厚为0.1毫米,则对折30次后的厚度为b=0.1×230(毫米.)≈108毫米=105米>8848米,由此可知,这样对折的结果,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84米)。
这样通过创设悬念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印象深、兴趣浓,为接下的内容学习,架设了桥梁。
三、实验下的问题情境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实验既属于科学实验又不是一般的科学试验,有其数学学科的特点.它指的是:为研究与获得某种数学理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及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实践手段,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思考,然后给出验证和理论证明。实践证明,恰当的数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椭圆的概念”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概念,我是这样操作的。
事先准备好材料,让每两个学生一组合作。
①用一根绳子拴住一个图钉和一支铅笔。②固定图钉,用铅笔拉紧绳子,并在硬纸板上画一周,得出的图形就是圆。③用细绳拴住两个图钉。④将图钉钉在硬纸板上,用铅笔拉紧绳子在硬纸板上画图,并引导学生移动两个图钉进行多次合作探索,寻找动点的轨迹。⑤由学生进行大组交流,得出结论。
在这过程中,请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当定点由一个变为两个时图形有什么变化当定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时图形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探索,不只停留在椭圆上,还揭示了椭圆与圆的内在的联系,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椭圆定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于|F1F2|”.通过结合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交流合作,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四、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创设开放性问题比较富有层次性,发散性强,有多种解决方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探究性学习中,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把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兑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零钱。这是一个开放题,解决的方案有很多,学生思考后也得出了多种解答.有的学生用笔逐个来算,凑出了一些答案;有的学生画出一些硬币进行组合;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列出了不等式组,如果设5角硬币为a枚、2角硬币为b枚、1角硬币为c枚,则可以得出方程5a+2b+c=10.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类讨论,由方程可以看出0≤a≤2,0≤b≤5,0≤c≤10,经过讨论得出10组非负整数解。在解决此类开放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换元、分类讨论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