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社会系统工程方法刍论2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国家级FLASH竞赛课件制作专业网站。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钱学森论社会系统工程

钱学森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的命题,即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1]。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他说,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是社会和国家的目标,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还得有更具体的政策、组织原则和法规。社会工程的任务,一是设计出一个好、快、省的全国长远规划,提供给党和国家领导审查;二是在执行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出现的不平衡中,积极组织新的相对的平衡;三是总结实践经验,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改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议;四是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政治以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出调整计划的意见。
他指出,搞社会工程的依据是确切的情报资料数据库,并据此分析出一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它反映各种产品、各种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采取改进措施之后的效果。以此输入巨型电子计算机,算出近期和远期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其他方面发展的情况,进行模拟试验,采取优化措施。
他还指出,社会系统除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系统的组成是分层次、分区域的,即在一个小局部可以直接制约、协调;在此基础上再到几个小局部形成的上一层相互制约、协调;再在上还有更大的层次组织。这叫做多级结构。另一个特点是系统大了,作用就不可能是瞬时一次的,而要分成多阶段来考虑。因此在长远规划中只用一般规划理论就不行了,要发展动态规划。
钱学森指出,“工程”就是根据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搞系统工程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他还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全社会上下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能够实施全社会规模的系统工程的必要条件。
钱学森对于社会系统工程的战略思想,注重从整体、全局着手,并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对于党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大战略,即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概括为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改革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是进行第四、第五、第六次产业革命(生产国际化、信息革命和大农业革命),三是极大地提高我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
钱学森指出,中国革命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思维,处理许多错综复杂问题,注重抓问题的本质、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情况的变化等,教导我们怎样处理复杂巨系统。他说,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技术,是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其发展将提炼、上升到思维学的理论,最后,上升到思维科学的哲学——认识论[3]。

2,社会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只有在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实施全社会规模的组织管理技术——社会系统工程。资本主义社会,因其法律和上层建筑本质上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其政党和政治家也是他们的代表,没有全社会统一的目标、利益、理论和意志;因此,尽管有个别资产阶级科学家提出了建立国家管理学(安培)或国家规模的控制论(维纳)等设想,但终究无法实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有条件运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实施社会系统工程,将社会引入科学、高效的发展轨道。
(2)社会是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系统工程技术应用于如此复杂的系统(钱学森说这是一门比较艰深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大成智慧工程技术。须按照系统科学钱学森学派所主张的建立综合集成研讨厅——总体设计部,形成超级智慧体,才能处理社会系统工程问题。在总体设计部中,聚集了专家集体、网络情报资料数据库、巨型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人-机互动软件、软件包、人工智能、知识工程、航天遥感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理论、知识、情报资料、技术手段等方面,都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社会系统工程实际是促使社会科学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科学发展的应用技术。
(3)社会系统的发展,是以人为主,随时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采取最佳决策。不同于工程系统的发展是基于基本固定的自然规律的。因此,社会系统的模型,就不是完全依赖计算机的逻辑运算所可能涵盖的。比如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方法,其主体(agent)的行为规则(rules)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它所能适应的复杂性就不能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同日而语。社会系统的发展模型,应当采取人-机互动、动态规划的形式;每前进一步,都要审时度势,评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新的决策。
(4)社会系统的建模,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原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深刻的社会科学知识。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也是与时俱进的,不是泥古不化的教条。它应当体现当今社会科学的最高水准。
(5)我国社会系统发展的建模,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并能取得创新的启示。
(6)处理社会系统这种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需采取还原论与整体论辩证统一的方法,即系统论的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分析,了解系统的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下而上的综合(整合),了解系统可能涌现的新功能。其建模也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的建模,可以从整体上抓住宏观的关系和要点;自下而上的建模,可以弄清微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根据从微观到宏观过渡的理论估计可能涌现的新功能。如果对某一个方向的研究有所偏废,都有陷入误区的可能。

3,社会系统从微观到宏观过渡的理论

社会系统作为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其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不同于简单系统或简单巨系统,而是在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要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社会制度。这种设计必须着眼于整体效益。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社会的整体效益或整体的功能输出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社会微观分子的个人,要求生存、生活和发展;亿万个人的行为怎样通过社会机制使社会整体涌现出强大的功能,使个人和子孙后代都能受益呢?这要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领域的机制来取得优化的效果。
在经济领域,个人参加社会的生产和服务,对社会作出贡献,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得到合理的分配。社会须为人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使能人尽其才,社会经济繁荣发达。而且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素质和工作、创新能力。
在政治领域,人民有充分的表达、监督、参与权,民主与法治体制完善,政治廉能清正,腐败无所藏身,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社会自治相结合,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在文化领域,人本主义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社会思想意识健康向上,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软实力。
生态系统平衡,环境清洁优美。国防力量强大。
总之,整个国家社会的性质和机制体现了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本的先进性,不是受强势利益集团垄断和控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体制。因此,社会系统得以稳定,不致溃败,并能发挥出强大的功效。
由此可见,社会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即通过系统综合达到最佳整体效益的机制,比简单巨系统如激光系统等复杂得多;后者主要体现为通过微观分子之间的竞争,优胜者获得支配地位,役使其他分子相互协同,达到有序状态,以输出强大的功能。而社会系统综合达到有序状态,涌现出强大功能的机制,则要通过社会系统各方面的体制建设,才有可能达到。

4,社会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理论

4.1 社会系统的能控性是建立在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基础上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真正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林肯语)的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一切剥削阶级、反动派、专制独裁、背离人民的统治,最终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人类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可以杜绝阴谋家、野心家和腐败分子的专权,人民军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并受人民的监督,完善的法制系统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人民的思想意识健康向上并具有高素质,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繁荣昌盛,地理环境清洁优美。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保持能控性的基本机制,它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健康发展且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的。否则,社会系统如果失控,陷入混乱,被敌对势力乘虚而入,人民就会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
良好、有序、稳定的社会系统是能控性的基础。但在社会发展还不完善、矛盾多发的阶段,可能会出现种种不测的问题;社会发展的方向,有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团所绑架,而使广大人民的利益受损。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严防这种曲折和倒退的发生;并通过一切控制手段,力求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

4.2 社会系统性能的能观测性,主要是基于其中关键性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标;这须经由相关专家的精心设计。每一项要素的评价指标,取决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一般可表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加权总和。可仿效运筹学中多目标系统总功效度量的表达方式:
(4——1)
这些影响因素中,凡需增值的均取正的加权系数,凡需减值的均取负的加权系数。且各影响因素均经无量纲化处理。
各加权系数之和归一化,以便于比较:
(4——2)
不过这种表达式有一个缺点,即其中某个影响因素的缺陷可由其他影响因素的优点来弥补,而不能反映在总的评价指标值上。在使用中须对此加以注意,以防导致误判或对某种因素影响的忽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发展建模初探

5.1,引论

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处理,不但其分析与综合过程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体现还原论与整体论辩证统一的系统论思想,而且其建模过程也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避免片面性和误入歧途。社会系统建模的主导思路,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抓大总;如果只是自下而上地进行,必然使模型变得非常繁杂,且不得要领。本节是就社会系统从整体出发即自上而下建模过程的思考。
社会系统的发展,可以设定一个理想的目标体系,并根据科学评估,以综合评价指数估计社会系统现状相对于目标体系所处的水平;然后根据各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构建系统发展的推演模型。
社会系统整体的结构,可按照钱学森所构想的4个方面10个子系统或8大功能来考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4个方面和10个子系统是:
政治文明建设——民主建设,法制建设,体制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科技经济建设,人民体质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
地理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城乡物质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系统的8大功能是:
物质财富的生产;
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的创造;
社会主义的服务事业;
政府行政组织管理;
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
国际交往;
国防;
国家的环境管理。
从中概括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关键性要素,并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寻求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例如某个要素如果缺失或有缺陷,将对系统整体及其他要素产生何种影响?对这种影响的估计,要尽可能根据相关的知识和资料进行科学的评估。
社会系统(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的整体建模和优化,主要应着眼于找到能促使系统整体优化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关系结构。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关键在于找到能促进社会系统结构稳定、创新性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先进、政治文明先进、地理环境优质等功能优化的各种关系结构(详见5.4小节)。
从这些关键性要素中,需分析出状态变量、环境变量、控制变量(政策变量)、输出变量(观测变量)等不同性质的变量,以便模型仿真的优化操作。
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模型的构建,可参照现有的各种建模方法,包括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方法,但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下予以改进。例如处理复杂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 SD),存在着不符合客观系统实际的问题,经过改进或许还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利用的。

5.2,社会系统发展的理想目标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以后的长远目标,还要建成世界一流强国。这可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作为世界一流强国,在教育体系方面,各级教育资源应当充分普及,教育的质量应当达到世界领先水准。这样的教育系统,可以保证劳动力的高素质和各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保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质量;地理环境建设也将达到高质量。
在经济发展上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要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且人均GDP跻身世界前列。高层次产业发达,且占从业人员的多数;物质和能源消耗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高度发展。建成了成熟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充分到位,民企享有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国民收入分配均衡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与制度的建立达到高水平。
在政治文明方面,党的建设成熟,达到高水平;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法制建设充分完善;各级干部德才兼备,为高效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廉洁奉公,为民公仆,彻底破除做官发财的封建腐朽意识,渎职及贪腐发案率降至全球最低。
中华文化高度发达,且高度现代化,对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在全世界享有高度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全国人民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品质,精神文明达到高水平。
我国的国防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人民,有充分的力量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统一,并在全世界维护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
全国地理建设达到高水平,生态系统平衡,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得到彻底治理。实现了新型优化的城镇化过程,城乡环境优美洁净,有较高的宜居性。
全国人口结构合理,全民体质建设达到高水平,平均寿命进入世界前列。

5.3 对社会系统现状的评估

对照上述理想社会系统的目标体系,可对社会系统的现状进行评估。对系统中每一项关键性要素的目前发展水平,可建立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多因子的评价,取得指数值,并辅以基于未来学的科学预测,以表明其距离理想指标的差距。

5.4 社会系统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关键。有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核心和强大高效的(学习型)党组织,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主要还是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内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和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心骨,也是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章程和国家的宪法与法律,人民赋予公务员的权力必须受到人民的监督。司法部门依据法律独立执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以民为本的民主法治国家,人民是真正当家做主的。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其目的是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为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生产力营造合理的条件,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时遏制有害的发展倾向。
教育系统的充分发展需要有充分的资金保证,它占GDP的某种一定比例,从而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育的普及指数与质量指数的提高对经济领域各产业的产值与产出质量的提高的影响,可根据统计资料作出拟合曲线,并辅以科学预测,形成函数关系,纳入模型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创造各种满足人们需求的途径而获利: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生活、健康、安全、舒适、方便、各种享受,以及生产、活动、社会、环境等等各方面的需求。人们为这些需求进行生产或服务,为在质量上胜出而竞争,争取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劳动力、环境污染)市场和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资源能得到合理的配置。政府应为这种合理的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市场法制与监管制度)。如果政府的服务到位,便会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可据此设计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市场竞争与监管机制的合理程度。
社会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适应程度,可以多因子综合评价指数来予以评价。由此建立双方之间的定量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除对外贸易外,内部需求和建设投资是更重要且较可靠的拉动因素。而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及相应的安置需求)则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都是促进内需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建立函数关系来定量表示。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需经过专门的系统研究以确定其定量的关系。现阶段是人口红利期,劳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以后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城镇化过程结束后,城镇劳动力的机械增长也将停止。随着人的体质和素质的提高(通过第五、六、七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大农业革命和人的体质革命)以及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经济的发展不可脱离实体经济,例如发展过多不切实际的金融衍生品,形成泡沫;或过分发展虚拟经济,投机炒作,引发危机等等。但在虚拟经济方面,要注意防范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惯用的各种损人利己手段,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城乡生活的影响,是另一个需经专门研究的子系统。资源、水源、能源的短缺、土地的退化,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生活;经济生产和城乡生活的排放污染环境;这些影响和治理的程度,都可以综合评价指数来概括地表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尤其需要宽松的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学术领域、教育领域和高等学府,要放手鼓励自由的思维、个性的发挥和学术自由。对错误思想、不良倾向等只应教育、引导,不应压服。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概括,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辩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个性充分发挥的大同世界,与封建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是毫不相干的。因此,学术与教育领域的相关制度与科学技术创新之间的定量关系,也可以相关的综合评价指数和调查统计资料来表示。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包括民主建设、法制建设与体制建设。民主建设主要是发扬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完善对人民政府公务员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监督包括体制内监督、民主监督与司法监督;激励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改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党领导的各条战线实际斗争为主导,引导人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观等各种基本观念。在传统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兼容并蓄,形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构建强大的软实力。
上述关系并不只是单纯的网络关系,而是要受到基本关系的制约,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和特点。

5.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和特点,是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适应性。这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党的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三个代表”概括得很清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发展。党的性质须通过党的工作和斗争实践体现出来。例如,在经济领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在各条战线上领导人民进行胜利的斗争;在文化和思想战线领导人民取得先进的成果;在地理建设上领导人民取得优质成效。只有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一致 ,充分发动群众,这样的成效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党脱离了人民群众,腐败变质,当然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但党是从具体的社会中生长出来的,不免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包括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因此,党的建设(包括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具有关键的意义。
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掌握着各种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以免发生滥权、渎职和腐败。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对于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可以设计综合评价指标来进行定量的评价,它可以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和社会系统整体运行的宏观网络关系是相互参照、辩证统一的两个系统,共同组成社会系统整体趋向目标的推演模型。

5.6 社会系统结构中各要素性质的分析

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的需求。领导者的责任是让民间的这种动力充分释放出来,并创造优良的条件和合理的制度,使国家系统整体涌现出强大的功能输出。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政府的一切工作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和优化;其基本原则是促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面对社会形态的3个方面及其地理环境以及国际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党和国家政府所制定的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基于社会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变量(政策变量)。
就宏观层面而言,要着眼全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最优化的发展。宏观的控制变量,在国际方面,分外交、国防、文化、环境等不同领域,原则是扬我所长,避我所短,主持公平正义,广得人心。在国内方面的各个领域,及时抓住主要矛盾,解决迫切性和根本性问题。根据能控性理论和能观测性理论,找到合适的控制变量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
控制变量的确定,要相机抓住关键因素,以能取得最佳功效为准。就系统的宏观整体而言,则是抓住基本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党的建设,“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等,这都是抓住了基本点。
社会系统各个方面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即其状态变量,经系统模型运行后输出即为输出变量(观测变量)。系统环境(地理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量即为环境变量。系统状态变量与环境变量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的运行始自其基本动力(生产力)的作用。

5.7 模型描述

采取抽象性、模糊定量、慢步推进(动态规划)的模型方式,主要目的在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它们是相对于生产力的慢变系统。例如对于生产力,可以模型中的一个经济主体(agent)代表一个产业,它具有整个产业的各种特性和行为——创造需求和产值、在技术上更新换代、在市场环境中进行竞争、合理配置资源等。其性能用综合评价指数来表示,并予以归一化。模型的运行每推进一步,都要对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核查。
除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外,对经济系统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教育、科学技术、城镇化、人口结构、金融服务、地理环境等及其影响程度,可经相关子系统的分析研究,计入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中,以备系统模型运行的下一步推进。
其他子系统的发展状态,也可仿此求出。总之,各子系统的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党的建设、教育系统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具有关键的作用。
每一步或每一阶段的发展,都要基于对当前机遇与挑战的判定;这种判定或是近期的,或是远期的,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只有近期的判定才可能比较精确,越是远期的判定越具有模糊性;因此,对系统控制变量的选取、优化决策的确定,都须受这种时间的限制,而不可能做出无限期的系统发展预期和优化模式。对于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承认其这种性质是比较现实的。
社会系统趋向目标抓住机遇的科学发展,是基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等基本原则的。相反,如果只是基于上层领导者的愿望,不顾各种客观的制约因素,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层建筑脱离了经济基础发展的水平,从而引发灾难,像我国上世纪50年代晚期的那种情况,则是“欲速则不达”的典型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等基本理论,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建模求索我国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发展,当然是遵循这些基本理论的。

6,社会系统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和趋势有一些主要的表现形式,如:要求趋于平衡,要求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要求革新与改进。它们决定了社会上各种生产和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建立综合计算模型的依据。下面分别加以简述。

6.1 社会系统的平衡态

社会系统的发展会出现各种不平衡,例如在经济系统的供需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等。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会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后果;生产的投入,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资源、能源等,如果得不到满足,生产就会受到抑制。因此,社会整体及其中的个别主体,都会致力于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从中获得社会状态的优化并谋取个体的利益。
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微观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宏观方面。如农业的产出满足不了人民的粮食需求,或服务产业不能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充分的服务等等。这种宏观面的不平衡影响的是系统整体的功能。
除经济系统外,在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等方面,也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平衡等。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例,南北分配不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旱季缺水,涝季成灾,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急迫问题之一。
实际上,不平衡就意味着存在短缺的方面,因而需要加以调整和弥补,这是使系统整体趋于优化的一种途径。

6.2 社会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协调不等于没有竞争和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竞争是同向竞赛中的差别,不协调是指互相克制掣肘或对抗的关系。我国古代哲学认为,世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相生、相克之分。例如在经济和环境领域,互相协作或促进是相生的关系,而造成污染、危险或破坏,则是相克的关系。协调或和谐的关系有利于趋吉避凶和系统功能的优化,是同系统工程的目标相一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处于矛盾多发期,有种种不协调的问题,比如贫富两极分化、弱势群体的权益受损、某些利益集团的垄断或贪婪、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官员腐败、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亟需加以处理和解决。
其实,凡属背离社会发展目标的问题,都在需要改革之列。有些具有侵犯后代利益或耗竭性、破坏性质的问题,则是不可持续的。社会系统的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社会系统的革新和改进

按照行为科学的原理,作为社会微观个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要谋生和寻求出路,需通过对社会作出优化的贡献。千百万社会个体的优化贡献综合起来,造就了社会整体功能的涌现。而国家社会整体为了在世界竞争中生存并胜出,也需要不断地谋求革新和改进。
创新是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活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基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新成果,它们也会导致社会革命和人类的进步。
无论是社会系统微观或宏观的发展,都与机遇、目标和利益博弈分不开,可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如机遇目标发展估计法CGDEM、利益博弈推演法IGIM等)进行分析和推演。
就社会系统宏观的发展而言,要善于及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善于组织管理,才能取得优化成果。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当今科学技术前沿的研究开发,已不是靠个人的努力就可取得成效的。需要发展科学技术产业(第四产业),组织专业科学技术公司和系统研究设计中心,才能有效地组织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21世纪,我国面临着多次产业革命的挑战:在短期内须先后完成或迎来第四次产业革命(产业全球化)、第五次产业革命(信息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和第七次产业革命(人类体质革命)。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局面。因此,历史提出了组织管理革命的迫切任务,必须把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技术应用到全社会系统及其各个方面的子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有赖于生产关系和社会上层建筑能够与之相适应。这需要通过相应的改革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8,社会主义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

我们可以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以动态规划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系统模型,与前述自上而下的模型相配合。
前提条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健康发展,并取得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在社会系统现状统计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按照投入产出平衡和供需平衡等条件建立国民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然后考虑各种改善措施,如投入的增加、平衡条件的改善、克制因素的消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革新、生产关系的改善、上层建筑的改善等,将这些改善对于产出的影响予以定量化,输入综合计算模型,计算出近期或远期的经济产出。
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巨系统,需自下而上依次处理。经济系统结构的层次可分为:
国民经济系统;
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子系统;
各经济部门子系统;
各产业子系统;
各种生产和经济活动。
在最底层,各种生产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供需关系,投入产出关系等;用供需模型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达到平衡状态。改善措施,如通过竞争,产生新的功能,新产品取代旧产品;改进效率、能效和产品的品种、质量等方面。对于负面影响或制约(相克的关系),如产生污染、毒害、碳足迹、拥堵等,这是需要克服和消除的,属于减法改善措施。改进措施也可转化成效率、质量、产出等定量化指标。
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生产要素,可建立生产函数或相似准则函数,定量地表达出来。
在从生产和经济活动向各产业子系统的综合过程中,对于竞争环境中的协同学原理和复杂适应系统的行为,可应用相应的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模拟或沙盘推演;而且,可配以专家的预测,以判定各产业的发展态势。
在从各产业子系统向各经济部门子系统的综合过程中,对于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战略性产业等的发展态势和取向,也需依靠专家的预测和判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家)力争创造社会需求,获得较高的利润,在竞争中胜出;各产业和各经济部门的发展,也要符合竞争的规律。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会涌现出怎样的整体新功能呢?这种过程虽然不可以计算,但是可以模拟和预测:例如通过机会目标发展估计法(CGDEM)的电子计算机智能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和沙盘推演,通过未来学的研究进行预测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微观放活,宏观控制。如果放活超过了某种临界值,微小的涨落可能使系统进入混沌状态。这时需要进行调整。
模型可采取动态规划的形式,每前进一步,对机遇、挑战和改善措施进行一次核查和评估。这样至少实现短期的宏观预测是有可能的。
将国民经济的综合计算模型输入巨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和仿真试验,并就不同的政策措施导致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从中找出优化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议,供领导参考抉择。

9 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手段

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基本上还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表现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各个领域要求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和进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或关键性问题。这是我们进行调控的基本依据。
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来对社会的发展进行优化调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调控手段的根本保证。
比如现在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的攻坚阶段,社会存在着种种的矛盾和问题,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改革也遇到了所谓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滞;那么我们在判定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后,依靠什么动力机制、力量和手段来实现改革呢?只要党是真正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党的建设扎实有成效,人民权力机构的运行有高效率,而且我们有高度现代化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技术,那么无论改革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总是可以依靠党为人民、依靠人民、利益与人民共享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制度的力量来实现改革的要求的。
制度通过法制来建立,它可为诸如改善市场竞争条件、转变政府职能、人事选拔、教育制度、社会保障、人口数量与结构、资源节约、生态改善、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提供法制保证;当然,法制的强制作用也是为控制各种犯罪行为所必需的;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层面。
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可采取金融杠杆手段,这主要是基于人们在经济上趋利的机制。例如调节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某些资源或能源价格等,可以起到诸如刺激经济增长、控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控制资源或能源消耗等作用。此外,税收也是一种经济调控手段,例如控制收入分配、投机炒作、鼓励生产投资等。风险投资基金则有利于支持创新。这些都属于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
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调控手段及其力量源泉,基本上是基于党领导人民在各条战线的斗争实践。当然只有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备这种调控的手段和力量。(展开论述从略)
对社会系统调控作用的成效,可从他组织与自组织的作用、外因与内因的作用来分析;对于微观个体来说,有被迫性与自觉性之分。优化的途径,当然是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作用和自觉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首先着重发挥政治和教育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新成就的条件下,人们的觉悟和道德水平可能不断得到提高,则社会的和谐程度也会不断提高,社会系统也就会涌现出更为强大的整体功能。
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和政府的号召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具备这种优越性。这也是我们能够实施全社会规模的系统工程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调控空间。

10 问题导向的分析方法——根据轻重缓急和主要矛盾建立问题关系场

社会系统中问题千头万绪,在不同的场合和相应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根据轻重缓急并抓住主要矛盾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特别要着重解决深层次问题,前瞻性问题,和容易被忽视的潜在性问题,据此确立研究的关系场,并在关系场的范围内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和综合,以达到系统优化的目标。各关系场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优化抉择积累起来,就能导致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优化关系场的确立需要依靠人的智慧;电子计算机在系统的定量化分析综合中给以辅助。
问题导向体系实际上就是明确列出的目标体系,和为达成目标的保障体系。这种优化关系场是分层次结构的,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逐层深入下去。层层深入研究并解决优化关系场问题,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系统优化效果。
社会主义社会是为人民的利益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但前提条件是要有正确的、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如果在决策上存在片面性,走了偏锋,甚至体现官员追求个人政绩等错误思想,则将造成巨大的问题和损失(实例从略)。研究发展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用问题导向的分析方法寻求优化的解决方案,目的正在于解决社会发展的决策问题。

11,结语

用此法建模、解模,特点是社会系统的发展目标明确,系统结构清晰,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可根据输出变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控制变量,采取相应的平衡、调整、改善、控制措施,谋求系统优化的功效。其中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的定量,需基于相关子系统的情报数据资料和深入的定量化分析研究,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并输入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才能完成。
模型的建立需基于综合集成渊博深刻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的人类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的指导。模型每一步的发展,需基于对当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和决策,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依靠主观的决策,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辩证统一的结果。系统模型的发展,也要体现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建立系统模型,目的在于帮助进行系统分析;并据此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综合评价。
在建模分析的基础上,需审时度势,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对社会系统的发展进行优化抉择和协调控制,使之沿着最佳途径趋向目标状态发展。
钱学森所提出的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是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他曾指出,当前的数学和运筹学的发展水平,以及博弈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水平,都还不足以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所以他主张要采取“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在关键点上靠人的智慧判断。所以他说不要为追求数学形式的完美化而陷于僵化;这时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理论的不足,而求助于经验判断。他指出,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并批判这是机械唯物主义;当然也不可完全从概念出发,陷入唯心主义。但他又说复杂巨系统的系统工程方法,还是要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单靠人脑是不行的。因此要做到定量化。
在系统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问题导向方法,建立问题关系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并寻求优化和控制,以达到整个系统优化和控制的目的。这将是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有效的战略方法。
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作用的方法,除检索资料数据与信息之外,很重要的是构建各种软件包,其中充分应用各种科学技术,包括数学、运筹学、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等等。人们可灵活运用这些软件包,就像在文字处理和计算机绘图中运用各种软件包那样。
社会系统工程的运作,需要建立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即总体设计部这样的常设机构,来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这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超级智慧体系;只有依靠这样的超级智慧体系,才能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现代社会复杂系统的决策机制,不是靠个别人拍脑袋,或靠召开几次专家咨询会,就能解决问题的。政协委员们的提案或人大代表们的议案,也需经过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办理。一切有价值的意见,作为零金碎玉,必须纳入系统科学的研究,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科学决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决策,钱学森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途径,有待于我们深入地探讨和实践。
对于解决开放的特殊复杂巨系统(OSCGS)问题,这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方法。我们看到,社会系统工程,从其内容和操作上来看,都是极为复杂的。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因为全社会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所以它不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它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深入探讨和决心。人们通过更多地应用这种方法,将会使这种方法不断地趋于成熟和完善。
此法需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修改与充实,并通过实践检验,不断求得改进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钱学森,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社会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编,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钱学森,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战略、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上海交通大学编,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编,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学术论文网 学术论文投稿 中医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 议论文范文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件115学培吧(湖北金鹰)欢迎您!永久免费服务网址:http://www.kj115.com
   
 

    本站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 课件订制/教程 】【 课件修改 】【 代写论文 】【 代发论文 】【 代办论文/课件/课

题国家级证书】等服务,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